体重血糖联合干预可使糖尿病风险降低37%:专家呼吁代谢综合管理模式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访谈 >
分享到:

体重血糖联合干预可使糖尿病风险降低37%:专家呼吁代谢综合管理模式

2025-04-03 作者:匿名
大字体
小字体
分享到:

糖尿病作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,其防治体系正经历系统性变革。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,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高达90%,且呈现达标率低、并发症负担重、疾病经济成本高昂的三重困境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,伴随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生活方式剧变,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,更令人警觉的是,合并超重/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已从2010年的50%激增至近70%,凸显代谢综合征防控的紧迫性。
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洪天配教授强调,肥胖已成为驱动糖尿病流行的核心引擎。传统认知中"三多一少"的典型症状正在发生演变,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BMI呈现普遍上升趋势。纪立农教授解析病理机制时指出,脂肪异位堆积不仅是糖尿病的"加速器",更通过加剧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缺陷的恶性循环,显著推高血糖水平。

值得关注的是,糖尿病管理范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。纪立农团队系列研究证实,体重干预具有显著的代谢改善级联效应:减重10%即可实现血糖长期达标率提升45%,同时显著改善血脂谱和血压控制,使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2%。专家特别指出,对于BMI≥28的糖尿病患者,通过生活方式重塑、新型药物干预或代谢手术实现体重管理,甚至可能逆转疾病进程。

医保支付体系改革成为关键突破口。纪立农教授指出,现有医保目录对新型降糖药物覆盖不足,尤其缺乏针对肥胖相关糖尿病的创新疗法。洪天配教授强调,卫生经济学模型显示,早期投资创新药物虽增加短期支出,但可通过减少并发症带来的巨额远期医疗成本(如透析、截肢、心血管介入等)实现成本效益平衡。专家建议构建多层次医保体系,探索创新药纳入医保的可行性路径。

公共卫生治理维度,专家呼吁建立"体重管理年"长效机制,通过社区健康促进、智慧医疗监测等手段改善肥胖发生环境。医疗机构已率先行动,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提供分级干预:既针对已出现代谢紊乱的患者开展强化治疗,也为健康人群提供预防性体重管理指导,构建"治未病"的主动健康模式。

随着GIP/GLP-1双受体激动剂等新一代药物的临床应用,糖尿病治疗正迈向"精准医学"时代。专家预测,未来糖尿病管理将形成"血糖达标-体重控制-并发症预防"的三位一体格局,为破解代谢综合征难题提供中国方案。这场涉及医疗体系、医保政策、公共卫生的系统性改革,或将重塑我国糖尿病防治的战略版图。

【编辑:匿名】
上一篇:广东省多学科联合肥胖症诊疗中心建设团体标准启动制定
下一篇:春季花粉过敏高发该如何应对?——权威指南助力公众科学防护
推荐阅读
1/6 2/63/64/65/66/6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和各种信息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
广州之窗  
广州之窗 版权所有